誰說太空不能有美食

當說到太空食物,你內心的第一個想法還是乾巴巴的好難吃嗎?那你就太落伍啦!

NASA

由於20世紀60年代的太空任務時間短,因此只需要維持太空人的基本營養即可,當時的太空食品大多是牙膏式的糊狀食品,其口感相較於現今的太空食物可說是大相逕庭。隨著科技的演進,執行太空任務的時間也逐漸拉長,太空人對於食物的要求也漸漸提高。

在微重力的狀態下的太空人其實也能如同一般人一樣吞嚥進食。而有效率的飲食才能夠避免資源的浪費,因此除了有專家替太空人量身打造個人專屬的飲食計畫之外,太空食物同時也必須有別於一般的食物。

一般太空食物具有以下特點:

1. ​體積小、重量輕

2. 方便進食種類多樣

3. 高熱量並含有豐富多樣的營養素

4. 食品包裝要能夠承受撞擊、震動

5. 需經殺菌處理避免成為疾病感染源,亦不能引發過敏或食物中毒

俄羅斯製的牙膏式Borscht soup

太空食物可分為日常食品和特殊食品,例如壓縮成型或經塗膜處理的乾燥食品、須經加水方能食用的復水型食品、經加工處理過後的罐頭食品、需冷凍冷藏或是未經處理的自然型食品以及復水飲料等等,屬於日常食品;而備用食品、應急食品和艙外活動食品屬於特殊食品,其中艙外活動食品指的是存放於頭盔內頸圈部分的固體、半固體、流質供食器的食物,專門供給長時間在艙外執行任務的太空人食用。

現今的太空任務多能提供各種菜色給太空人選擇,也有人將自己國家的特色食物(如韓國泡菜或日本壽司)帶上太空。另外在每一次的補給任務中,為了不浪費補給艙的空間,地面人員也常買些冰淇淋或小零食作為太空人的小點心。

隨著科技的發展,3D列印的技術日漸進步。或許在不久的將來,就算沒有帶麵粉與起司上太空,也能靠著3D列印技術,享受全世界最高的披薩大餐呢!

太空人豐盛的一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