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陸火星不難!只是要克服這幾點

美國和前蘇聯兩大強權在上個世紀中葉爭奪航太科技主導權而展開的競賽

在1969年,美國的阿波羅11號完成任務,實現人類首次登陸月球的夢想

不過之後就沒有在其他行星留下腳印。

登陸火星不難

進入21世紀後,航太科技不斷進步,人類也再次把目光延伸到了外太空,從《星際過客》、《星際效應》以及《火星救援》等電影一推出即受到熱烈討論就可見一斑。

若實現登陸火星,將是人類探索宇宙的一大里程碑,然而,想要完成這項創舉,就必須做好面對各項問題的準備。

但是,相比只有距離的38.4萬公里的月球,離火星最近距離就有5500萬公里!更不用提最遠距離的4億公里,人類該怎麼熬過在無垠太空的漫漫長日?

美國太空總署(NASA)公佈的火星探測車「火星2020」設計。
NASA宣布,進行火星登陸計畫,預計在月球軌道做長期飛行訓練。圖為1971年美國阿波羅15號登陸月球後,由太空人艾爾文操作太空車

1996年12月美國「火星拓荒者號」發射。次年7月,其所攜著陸器順利降落火星,向地球展示了這個血紅色的世界,那裡到處散佈著塊狀礫岩和風蝕沙丘,遠方的地平線上逶迤著山巒,這就是人類一直想去探索的那個未知星球。近年世界各國航太組織也有不斷向火星發射探測器的消息。

據新華社報導,航太科工二院研究員楊宇光表示,他曾多次與NASA負責登陸火星的運載火箭專家交流溝通。他說,人類已經具備了載人飛往火星的能力,假設抵達了火星,並不能馬上返回,需要等待「會合週期」,這段時間如何度過才是目前火星計畫的難點。

楊宇光說「從地球到火星的會合週期是26個月,也就是說每26個月會有個比較合適的視窗可以前往火星,因為受到能量限制,不可能到了火星以後馬上返回,需要等幾個月,這個時間可能會超過1年半,讓太空員在這麼長時間裡,如何過上安全可靠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課題」。

楊宇光指出,火星的大氣壓力只有地球表面的百分之一,所以,就算有沙塵暴也不會像地球一樣狂風大作;不過,將會嚴重影響科學儀器的工作,細微粉塵會對航空器產生威脅,對陽光的屏蔽也會影響太陽能供電系統,如何解決也確實是科學家需要考慮的問題。

美國NASA於5月9日在華盛頓舉行「登陸火星峰會」,宣布繼建設國際空間站之後,將開放世界合作,於2030年發送太空船登陸火星。

第一階段預計2018年開始,在2027左右完成,將在月球附近建立一個「深空門戶空間站」,由太空人駐站約1年,並在月球軌道上進行長達1年的飛行訓練,為出發火星的任務做準備;第二階段於2030年前後開始,派太空人從「深空門戶空間站」乘坐「深空交通船」出發,正式進行為期1000天的火星來回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