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無人機Aquila順利完全第二次試飛

去年Facebook無人機Aquila試飛失敗

今年五月份捲土重來,順利完成第二次起降測試。

Aquila-1

為了解決偏遠地區缺乏網路資源的問題,Facebook太陽能無人機「Aquila」在去年第一次試飛失敗後,五月份捲土重來,順利完成起降測試,未來預計可以從約高18,000-27,400公尺的高空中,向地面提供穩定的網路訊號。

上網是基本人權,無人機要將網路帶到每個角落

Facebook過去曾經說過上網是基本人權,於是在2014年提出利用無人機傳送網路資源的構想,希望能讓身處偏遠地區的居民也能享受到同樣品質的網路資源,執行長馬克·祖克柏(Mark Zuckerberg)更寄予厚望,要讓無人機在未來幾年內飛遍全球。

去年六月,Facebook的太陽能無人機Aquila第一次在亞利桑那州的沙漠試飛,當時因為強風的關係在降落時有部分的機翼被撞毀,甚至還因此面臨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調查;Facebook在今年5月22日進行了第二次試飛,兩邊機翼長度與一架波音737機翼相當、重量400公斤的Aquila順利的完成了第二趟飛行,在空中共飛行了一小時46分。

Aquila這次以第一次測試飛行兩倍的速度攀升至3000英尺的飛行高度,在逆風情況下以大約每小時10-15英里的時速飛行。

蒐集數據資料,持續優化性能

Aquila-2

Aquila最初的設計目標,是要能獨力在高空中飛行90天,機身設計最特別的地方在於沒有起落架設計,目的是要減少無人機的重量、降低阻力,降落時直接靠Kevlar墊片與碎砂石地面接觸完成,而這樣的設計也成為第一次試飛降落失敗的原因之一。

Aquila在降落時必須關閉螺旋槳,並將螺旋槳鎖定在水平位置,才能確保螺旋槳在接觸地面時不會受損,五月份的試飛降落時只有一個螺旋槳對準,還好在滑行10公尺後順利停下來,才讓最後結果順利。

Aquila第二次的飛行目的,主要在於蒐集數據資料,以及透過實際的數據優化太陽能電池設計,打造出更符合任務目標的無人機軟硬體;這次Facebook在Aquila上增加了數百個感測器,及在機翼上加裝了新的擾流板減少降落時機翼的升力、新的無線電、流線平滑的表面與水平螺旋槳,同時改善了自動導航系統。

無人機 Drone

「無人機」通常指稱無人飛行器,顧名思義,是不需要駕駛員的航空載具,通常使用遙控、導引或自動駕駛來控制。過去多為軍事用途如偵查敵情或轟炸,其道德性爭議引起諸多批評。

不過隨著技術進步,特別是應用微機電系統的慣性導航系統(MEMS-INS)技術成熟,飛控系統開始運用在玩具般大小的微型多軸無人機上,加上人工智慧運用,商用前景受人矚目。最熱門的應用莫過於亞馬遜無人機送貨,搭載感測與迴避技術,可以自動避開空中和地面的障礙物,能辨識目的地位置、尋找著陸的地點。另外無人機也能用於人類難以到達之處進行探索,或者引導救災隊前進災區,多種應用備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