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任務-鑽取火星樣本帶回地球

到目前為止,為尋找火星生命跡象而前往探索的太空探測器、火星車不計其數

不過 NASA 下一代火星任務將把眼光瞄準火星內部的數據及樣本,預計明年 5 月發射的洞察號(InSight)將是領頭先鋒。

太空探測器

沒有輪子可以四處跑動,它的任務是將自己固定在火星赤道附近部署一系列永久在位的科學儀器,並朝下對火星「打臉」收集內部數據,研究火星早期的地質演變。

洞察號將在 2018 年 5 月從加州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這是美國西海岸第一次發起的行星際任務,該任務原定於 2016 年 3 月推出,但由於太空船內放置地震儀器的真空儲藏室出現裂縫,足以嚴重干擾探測結果,故延遲兩年修復發射。

洞察號將執行為期兩年的科學任務,期間會靠著兩片像紙扇一樣展開的太陽能電池板補充能量,因此最終位置會坐落於火星赤道附近,以確保整年都有充足的陽光可供太陽能板發電。

不同於目前為止前往火星探索的火星車或太空探測器,洞察號的主要目標是研究早期火星的演進歷史,因此洞察號將攜帶兩個主要設備:一個由德國航空太空中心(DLR)提供的熱流偵測器,會自動深入至地下 3 公尺或更深處進行錘擊,測量來自火星內部的能量;一個由法國國家太空研究中心(CNES)與美國、英國、瑞士、德國合作開發的地震儀,其靈敏度足以檢測到地面層最微小的運動。

雖然所有類地行星都從吸積過程開始形成地核、地函、地殼,但起源相同,接下來的行星分異過程卻是一個謎,洞察號此趟任務便是藉由藉由研究火星地核、地函及地殼的大小、厚度、密度、整體結構,及熱能從火星內部散失的速率,增進人類對行星分異過程的認知,進而增加我們對太陽系內岩石行星(包括地球在內)的理解。

此外,洞察號會確定火星是否仍有地震活動,從內部散出的熱流量、火星地核大小及地核是否為液態或固態。NASA 噴氣推進實驗室首席研究員 Bruce Banerdt 說,由於火星內部溫度過去 30 年裡比地球低得多,所以火星可能保有更多原始行星形成過程的歷史紀錄。

洞察號將為 NASA 的下一代火星任務打下基礎,包括預計 2020 年啟動的「火星 2020 探測車任務」(Mars 2020 rover mission)、2030 年將人類送往火星的目標等。

「火星 2020 探測車」將會把火星上的岩石和土壤核心樣本存放在密封容器,如果最後它還有力氣,可以試著將樣品裝到火星車上的火箭,若能量已到極限,就等著 NASA 發射其他探測器再將火星樣本帶回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