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塑岩漿海洋的助力

約46億年前,太陽系剛形成,行星盤上的物質相互碰撞、累積,形成原始的八大行星,包含地球,以及各種小天體。當時的地球處於活躍狀態,炎熱、內部物質不斷翻攪、自轉速率也快得驚人,且不時要被行星盤區域其他天體撞擊,這樣高溫且不穩定的條件下,使地球呈熔融態。

地球呈熔融態

為何古地球會炎熱?

主因有三:地球的重力將物質往內壓縮生熱,內部放射性元素衰變,以及其他天體、甚至古行星的撞擊。

古地球被撞擊後,碎片形成月球,表面被岩漿海洋覆蓋

在地球形成後不久,一個較大型天體撞擊地球時,不但激起了古地球上的大量碎片,形成古月球,也提供大量的熱,使地球表面被數千公里深的岩漿海洋覆蓋;之後太陽系的行星盤逐步穩定,撞擊事件減少,地球內部放射性元素也幾乎衰變完,使地球慢慢冷卻,形成了岩石圈與大氣圈。

地球冷卻,先形成岩石圈、大氣圈;冷卻後期,水氣凝結形成水圈

德國明斯特大學的新研究顯示,在地球冷卻時,自轉速率會影響礦物質堆積、沉澱在岩漿海洋的位置,這可能會影響到地殼的形成,甚至幫助我們了解地函的組成物質。因此,如果我們想知道現今地殼與地函的排列方式,古地球的岩漿海洋樣貌,就十分重要了。明斯特大學的研究團隊嘗試以電腦模擬:隨著地球自轉速率的改變,地殼常見的礦物質──矽酸鹽,會傾向於在岩漿海洋的不同處沉澱。模擬結果顯示,在地球冷卻初期,自轉速率影響矽酸鹽沉澱的位置,而影響的時間尺度為0.01~10億年。

地球自轉速率緩慢的情況,一天只有約8~12小時,矽酸鹽結晶懸浮並會均勻分布在岩漿海洋各處;當自轉速率漸增,結晶會迅速沉澱至南北極,再移動至赤道附近的中層岩漿海洋,而在中緯度地區,結晶則仍懸浮並均勻分布;如果自轉速率很大,一天大約只剩3~5小時,在任何緯度下,矽酸鹽結晶都會沉澱在岩漿海洋底部,但兩極地區的熱對流,使結晶不斷冒出、又因自轉速率而再次下沉。可惜的是,科學家無法確切得知古地球自轉速率,只能以現有資料推算出,岩漿海洋存在的時候,一天大約是2~5小時。

而且,目前的電腦模擬僅限於矽酸鹽的分布位置,未來將會在模式中加入其他礦物質。除此之外,當時地球也受到各種天體的撞擊,撞擊後的天體殘骸可能也蘊含著礦物質,被岩漿海洋吸收,也會影響礦物質的分布情形,未來也會納入考量。直到如今,我們對地函的瞭解仍很片面。尤其是困擾地球物理學家很久,地函中的「the blobs」,目前探測到的有兩個blobs,一個位於太平洋底部、另一個位於非洲大陸底部,當地震波經過這兩處,波速都會大幅降低。科學家一直認為,這兩處的組成物質不同於地函大部分地區,但沒人能確定說明the blobs的形成原因。

科學家推測的The blobs形成機制

除了the blobs以外,地函中仍有多處的性質與其餘大部分地區差異極大,因此縱使古地球的資訊大多已消失在歷史中,我們仍能藉由最初固態地球的樣貌,瞭解地球如何演變至今。

原始資料:https://www.space.com/early-earth-spin-magma-ocean.html
參考資料:https://philheron.com/2016/09/08/egaata-1-blobs-of-material-at-the-core-mantle-boundary/

圖片:[0] https://www.space.com/early-earth-spin-magma-ocean.html[1] https://owlcation.com/stem/The-Formation-of-the-Moon-or-How-Did-That-Get-There[2] https://scman.cwb.gov.tw/eqv5/eq100/images/fig1.jpg[3] https://philheron.com/2016/09/08/egaata-1-blobs-of-material-at-the-core-mantle-bound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