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新發現10顆類地行星,可能有生命!

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19日宣布,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發現219顆疑似系外行星

其中有10顆是處於行星系內適居帶的類地球行星,區域內容許液態水存在於行星表面

行星大小和溫度都與地球類似,適合孕育生命,此發現是人類尋找其他可居住星球的重要關鍵。

類地行星-1

NASA科學家佩雷斯表示,這10顆類地行星可能存在其他生命體。

適居帶(habitable zone)行星是指與恒星距離適中、液態水可以存在的行星。而新發現的10顆疑似類地行星,就為於宜居帶,大小與地球相仿,可能由岩石構成,表面不會太冷或太熱,因此有可能存在液態水。

NASA的克卜勒(Kepler)太空望遠鏡於2009年3月發射升空,至今發現的太陽系外候選行星已達到4034顆,其中2335顆已被確認為真正的行星。在這些星球中,大約50顆被認為是類似地球大小的宜居帶行星,其中超過30顆已獲得確認。

克卜勒計畫科學家佩雷斯(Mario Perez)表示,此次的發現或許解答了人類對宇宙的ㄧ個長久的疑問─究竟我們是不是宇宙中唯一的生命體?答案是「我們可能不孤單」

4年來的數據顯示了類似地球的行星並不罕見,其他星球和星系擁有生命體的可能性再度提高。

類地行星-2

研究人員也發現,絕大多數太陽系外行星可歸為兩類:一種是類似地球的岩石行星,直徑可達地球的1.75倍,科學家暱稱為「大地球」(super-Earths);另一種是氣態行星,直徑是地球的2到3.5倍,比海王星略小一些,因此被叫做「小海王星」(mini-Neptunes)。

負責分析克卜勒計畫數據的科學家富爾頓(Benjamin Fulton)表示,這項發現就像是生物學家以為是相同品種的動物,實際上卻是兩個不同的品種。富爾頓還說,「大地球」和「小海王星」這兩類在太陽系外最常見的行星卻沒有出現在太陽系中,這點也相當特別。

類地行星-3

2015年,克卜勒太空望遠鏡也在位於天鵝座(Cygnus),距離地球約1400光年之處發現一顆與地球極為相似的行星「克卜勒-452b」。該行星直徑是地球的1.6倍,質量與成分目前未知,天文學家推測它應是一顆岩石構造的類地行星(terrestrial planet),以385天的周期繞行恆星「Kepler-452」,只比地球的1年長20天,並可能有活躍的火山運動、海洋,克卜勒資料分析師簡金斯(Jon Jenkins)將其稱為「地球的大表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