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愛說謊?

你以為只有人類愛說謊、愛爭權奪利,家裡養的小貓小狗最可愛了? 動物的世界真的充滿和諧與友善嗎? 除了雌杜鵑把卵產在其他雌鳥的巢裡這種「同種托卵寄生」(conspecific brood parasitism)今天還要舉三個動物也會欺騙的例子。澳洲的哀悼烏賊(mourning cuttlefish),牠們是運用兩面手法的高手,牠們能用皮膚內的色素細胞(chromatophore)快速改變體色,來對左邊的雌性烏賊發出交配訊號,又同時對右側的雄性烏賊發出雌性訊號,假裝自己是一隻雌烏賊。兩組天差地遠的訊號說明了牠們實在擅長謀略和欺騙。

非洲喀拉哈里沙漠的叉尾捲尾(forktail drongo),看見掠食者會發出警戒聲,當個誠實可靠的警衛;有時發出假的警戒聲,去撿取狐獴落跑拋下的食物,可說是動物版的「狼來了」。捲尾有51種叫聲,一種騙術不管用了,就乾脆模仿狐獴或南方斑鶇(southern pied babbler)的警戒聲繼續騙!

瑞典國家漁業協會的彼得森(Eric Peterson)發現雌性鱒魚會「假高潮」,透過全身猛烈顫抖,彷彿準備產卵來騙取雄鱒魚的精子。他還發現越接近產卵期假高潮的頻率會提高,可能希望精液來自不同的雄魚,使後代更加強健。

動物的這種騙,可能是為了求偶、生存、覓食、繁衍等等。說到底,可能出於本能、演化,而沒有自覺意識或是道德良知來使牠們自己承受罪惡感或輿論壓力。但人類就不一樣了,知道自己在說謊,還刻意散播出去以達成某些目的。例如上次總統大選前,臉書出現川普年輕時的照片,圖片中還有一段引言說道,如果他要競選總統,他會以共和黨員身分出馬,因為他們是「最笨的一群選民」,這則迷因(meme)很快就散布開來,雖然隨後遭到破解,但還是繼續散佈。因為分享的人不會主動查證。

所以解決之道是加強教育和批判思考技巧。不過假資訊的問題才沒這麼好解決。即使在一個社群裡,每個人都不斷蒐集並分享證據、甚至想得知真相,但錯誤信念依然能繼續存在,為甚麼?臉書粉絲專業「停止強制疫苗接種」有超過14萬名追蹤者,這個社群張貼科學論文、新聞報導來主張疫苗無效或有害。這些人很認真,但得到的結論卻錯得離譜,像是明尼蘇達州的索馬利移民和紐約布魯克林區的正統猶太人社區裡,接種率非常低,導致整個社會受麻疹爆發所苦。

主要原因在「從眾效應」和「社會信任」。當一個人認為某些證據比其他更可靠,社會信任就凌駕於科學知識,反疫苗人士相信社群裡其他人的分享,而不相信美國疾病防治中心(CDC)或其他醫療研究團體。社群中分享的資訊雖然是正確的,但都是經過高度篩選的選擇性分享(Selective sharing),一直分享疫苗帶來健康風險或是從豬身上取得明膠等等。他們精心挑選有關疫苗的事實,並讓特定受眾產生共鳴、反感。這種不信任科學的心態可能來自和醫生互動的負面經驗、擔心醫療保險或政府機構不在乎他們的最佳利益。想要隨俗是人類心智很深沉的一股力量,而且可能導致我們採取自知有害的行為。

引用資料
圖片
Mourning Cuttlefish. A trio of Mourning Cuttlefish (Sepia plangon). Manly Cove, Sydney Harbour, NSW
https://www.flickr.com/photos/rling/2258858418
Fork-tailed Drongo
https://ebird.org/species/fotdro5
Fish Faking Orgasms and other lies animals tell for sex
http://www.bbc.com/earth/story/20150214-fake-orgasms-and-other-sex-lies
SB277: In bid for stricter vaccine rules, officials grapple with decades-old distrust
https://www.scpr.org/news/2015/06/27/52734/sb-27-in-bid-for-stricter-vaccine-rules-officials/

文章
Cailin O’connor, James Owen Weatherall(2019). 為什麼我們相信謊言? 科學人,212期,2019年 10月號。
Barbara J. King(2019). 動物詐欺術。科學人,212期,2019年 10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