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News2017-10-21T13:07:39+08:00

NASA這群人至今不了解沙子?!

NASA這群人至今不了解沙子?! 當火箭運送科學儀器到國際太空站,可不只是為了尋找系外生命或觀察遙遠的恆星。這次科學家反轉鏡頭,要研究地球上的沙子。 我們知道水循環的過程,分別是蒸發、凝結、降雨和逕流。但我們至今仍不清楚沙子的營養循環。沙子可以滋養亞馬遜叢林、為深海生物帶來營養,也能讓加州山上的雪升溫。 淺色的沙子可以反射日照,達到降溫的效果;深色的沙子則會吸收熱量。沙子有改變氣候的能力,但我們所用的氣象衛星都只能看到局部沙塵暴。要從國際太空站的高度才能獲得全球的影像。 現行氣象模型中的5000種沙子,其實大多來自農田,而非真正的沙漠,所以充滿不準確性。這次NASA EMIT(Earth Surface Mineral Dust Source Investigation)計畫的光譜儀,能區分出1萬2千多種沙子的顏色,可說是研究沙子影響氣候的神兵利器。 資料來源: Why

韋伯望遠鏡揭開宇宙最深處影像

望向宇宙深處的巨眼 - 韋伯望遠鏡揭開宇宙最深處影像 背負NASA極高期望的韋伯望遠鏡,終於取得了初步成就,捕捉到歷來「早期宇宙最深處、最清晰的紅外線影像」,可追溯到138億年前,而這是韋伯太空望遠鏡所拍攝第一批影像的其中一張,當中充滿數以千計星系,觀測到歷來最微弱的天體,呈現藍、橙、白等顏色。 韋伯望遠鏡的主要成像設備為近紅外線相機,利用星系團當作放大鏡,窺看背後極為遙遠又黯淡的星系,並把影像記錄下來,而這張影像有一部分的光來自138億年前的大爆炸之後不久的時期。這就是所謂「重力透鏡效應」,即利用前景星系的質量來彎曲星系背後物體的光線,原理如同眼鏡。 即使這台望遠鏡投入服役不久,卻已稱的上是人類偉大的工程成就之一。 資料來源: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22-07-15/786142 https://technews.tw/2022/07/15/webb-hubble-telescope/ https://udn.com/news/story/6813/6454302

SpaceX今年要發射50次火箭

SpaceX今年要發射50次火箭,中國的2倍! 中國在2020年發下豪語,說一年要發射60次火箭,但這個目標至今沒有實現。今年已經過超過一半了,中國才發射24次。而另一位SpaceX的競爭者,聯合發射聯盟(ULA),平均每64天才發射一次,SpaeX則是幾乎每周都在發射。 SpaceX始終維持著高效率,並且今年已經發射達32次,其中高效率的秘訣在哪? 今年7月17號,SpaceX發射53枚星鏈衛星,這是他們今年第31次的發射,其中獵鷹九號火箭竟然已經重複利用了13次! 當然馬斯克的野心不僅於此,它的目標是讓人類成為「星際間的物種」,所以如果一切順利的話,載人前往火星的行動會發生在2029年。 也有兩位競爭對手,說他們能比SpaceX更早抵達火星,分別是Relativity Space 和 Impulse Space這兩家新創公司,他們能做到嗎? 或許新時代的太空競賽即將開始! 資料來源: SpaceX

台灣混合式類衛星載具火箭成功升空

台灣邁入太空的起手式 - 混合式類衛星載具火箭成功升空 台灣的「太空夢」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日前台灣首支混合式類衛星載具火箭順利升空,是國內太空技術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由ARRC團隊開發的混合式類衛星載具火箭HTTP-3A的第二節,在屏東旭海順利發射,此次飛行時間約2分鐘、高度約3公里。這次任務是去年太空發展法通過以來,在屏東旭海短期科研火箭發射場第一次合法進行發射並取得成功。 HTTP-3A火箭可垂直起飛,不需要發射架輔助導引飛行方向,並以自主研發的「飛行導航控制」、「推力大小與推力向量控制系統」調整飛行路徑,是全世界第一支擁有導控技術的混合式火箭。 後續ARRC團隊會分析、檢視飛行軌跡是否符合規劃路徑,而本次發射準備作業流程以及所有飛行數據,都將做為下一階段測試的參考。 資料來源: https://www.cna.com.tw/news/ait/202207100118.aspx?topic=3424

歐洲織女星-C火箭首飛成功

獵風者衛星的特快車 - 歐洲織女星-C火箭首飛成功 運載火箭的市場又多了一個競爭者,歐洲織女星-C火箭近日成功展開首飛。而且,後續其中一台火箭將搭載台灣獵風者衛星升空。 織女星運載火箭是由義大利太空總署及歐洲太空總署合作研發的一次性小型火箭,標誌著歐洲將中小型有效載荷送入軌道的能力。做為它的接班人,織女星-C 運載火箭配備更強大的第一級與第二級發動機,並改進可重新點燃的上級,酬載能力大增。 日前自圭亞那太空中心發射首飛成功,將義大利太空總署的LARES-2 衛星與另外6顆立方衛星送入軌道,宣告正式投入營運。目前已排定的商業發射任務包括韓國的KOMPSAT 7衛星、泰國的Theos-2衛星以及台灣的獵風者衛星。 這次首飛是新一代歐洲火箭的首次發射,也是歐洲提昇在太空運輸領域中的地位的開始。 資料來源: https://gizmodo.com/first-launch-vega-c-rocket-1849169046 https://www.nasaspaceflight.com/2022/07/vega-c-debut-launch/

宇宙射線抹去了火星的生命跡象

宇宙射線抹去了火星的生命跡象 火星是否曾有生命居住過? 這個問題科學家已派出毅力號等探測車去研究。但問題比預先設想的更複雜,因為有機物質在宇宙射線的照射之下,很快就會消失不見。 宇宙射線由高能量的粒子組成,主要是質子和氦離子,它已經照射火星表面超過數十億年。胺基酸是生命存在的重要條件之一,根據科學家最近的模擬發現,胺基酸在火星土壤的風化層不能維持太久,即使被土壤覆蓋住也一樣。 到底要挖多深? 宇宙射線可以深入土壤中數公尺。火星不像地球有磁場和大氣的保護。火星在42億年前失去了它的磁場,在15億年前幾乎失去了所有大氣。 所以毅力號目前在探索早期河流三角洲所殘留下來的物質,因為胺基酸可以溶於水。分析來自古老河床的岩石,我們或許能發現胺基酸的蹤影。 資料來源: COSMIC RAYS COULD ERASE EVIDENCE